網頁

2009年10月14日

現實還是悲劇

今天跟好友聊到關於二岸工作機會,及我們所面對的’回台沒工作 大陸沒感情’的狀況到底是現實還是悲劇。
我發現,跟我最近看到的一本書-《工廠女工:在變遷的中國,從農村走向城市》有著類似的框架。
書中提到大陸工廠的打工妹們碰面時互相打聽’是哪那一年的’,聽起來好像不是在談人的年齡,而是汽車製造年份,’一個月掙多少’’包吃包住嗎’’加班費多少’,接著可能會問老家是哪兒的,從頭到尾可能都不會問到彼此的名字。

在北京工作的我們,當然會先從名字開始自我介紹,但在名字之後,就開始問工作,在哪家大公司,是local hire 還是expat,住哪個小區,租房多少錢…
在外地工作,要認識新朋友不是一件難事,甚至還可能因同在外地,同是台商,而不管興趣愛好價值觀的差異大家都莫名其妙變得很熟,變得可以互相串串門子, 可是要交到真心的朋友並不是一容易的事.

當你交到一個朋友后,那之間的距離可能又會不小心變得很緊, 一起買菜一起做指甲一起睡一張床沒有顧忌的串門子一起泡咖啡廳甚至把臺灣家人間的事情全都分享光了。(各種距離的人都能變朋友,這是我在大陸最不習慣的一件事~)
《工廠女工:在變遷的中國,從農村走向城市》書中提到,從家裡出來到城市的工廠工作,是他們從未做過的最艱難的事情,也是一項冒險,促使他們留在城市的,不是害怕回到貧苦農村,而是出於人的尊嚴:太早回家等於承認失敗。對於造就他們這種生活習慣的遷移,外出打工的農村人用一個簡單的詞來形容,叫做’出去’,他們說’在家沒什麼活可幹,我就出來了’…很現實的是,很多大城市的外來人口離開家鄉的原因,不是因為家鄉窮,而是完全沒有事情可以做~

那我們呢?來到這裡,本來是自願性的’出去’,很多當初好不容易下定決心離開寶島離開情人離開家人的原因可能是’瞭解世界’’自我挑戰’’完善經驗’;現在卻因為臺灣沒有適合的工作而回不去.

這是現實還是悲劇?

2 則留言:

  1. 每次到外地旅行,面對陌生或熟悉的環境,總是很清楚自己想要什麼。那天在瑪旁雍措山頂上的即烏寺等待一個畫面,當身邊的人都離去,只剩下我一個人的時候,風吹起細沙散落在身上的聲音竟是那麼清晰,望著週遭嚴苛的環境和簡陋的生活,一個陌生卻又自在的世界,竟讓我認真思考自己是不是該在留在那裡!

    父親離開之後,驟然失去了歸屬感。第二天下午在昏沉中睜開眼睛,望著窗外依舊碧藍的太平洋,一樣的黃昏,卻再沒有催促我回家吃晚飯的電話,那個我生長的地方,似乎找不到任何值得眷戀的理由。
    原鄉、異鄉,哪裡是歸宿?我想是那塊土地上的人吧!

    回覆刪除